
金融服务的“佳”温度
记海安农商银行
西场村金融助理戴世佳

“顾叔着急出门,我们得赶紧过去!”话音未落,海安农商银行驻西场村金融助理戴世佳已快步向前。跟随戴世佳工作了一天,采访者见证了金融助理如何用脚步丈量民情,将金融服务的温度传递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上门服务解民忧,
金融助理是“暖心人”
“我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存折密码忘了。”接到村民求助后,戴世佳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承诺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办理业务,让老人无需奔波。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间,她又主动前往村东头周大娘家,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操作:“点这个‘城乡居民医保’,输入身份证号,确认金额后支付,明年看病就能用。”


办理完缴费,戴世佳还不忘叮嘱防诈知识:“有些骗子专门骗老年人,说社保卡要冻结,您千万别信,有事先给我打电话核实!”周大娘笑着将一个橘子塞到她手里,“有你在,我放心!”在采访者眼中,这不仅是一次常规业务办理,更是一场充满温情的“暖心家访”,掌心传递的橘子温度,比金融业务本身更动人。

田间地头送政策,
金融助理是“助农人”
十月秋收尾,西场村农户葛大爷蹲在田埂上犯愁——收完水稻想赶种冬小麦,买麦种、化肥和雇人翻耕的钱还没着落。得知情况的戴世佳立刻带来好消息:“咱农商行的惠农快贷专门针对农户秋收后种植需求,利率比普通贷款低,还能等明年开春卖了小麦再还,刚好契合您的种植周期。”


她当场指导葛大爷填写基本信息,承诺“明天和同事一起来,三天内就能放款”。葛大爷连连称赞:“小戴这孩子,每个月都来好几趟,有她在,咱种地心里有底!”风卷稻穗清香,戴世佳的“移动办公室”就设在田埂上,她把金融服务“种”进农田,帮农户接住了每一季的丰收希望。

厅堂宣传接地气,
金融助理是“传道人”
从田间赶回银行,戴世佳顾不上休息,又忙着准备下午的厅堂宣传。她手绘的宣传黑板前,很快围满了等候办理业务的村民。“大家看,冒充客服、民警让转账的电话,肯定是诈骗!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守好钱袋子!”


无论是防范电信诈骗、讲解存款保险政策,还是科普“双十一”促销陷阱与信用卡安全使用知识,戴世佳都能用通俗的语言让金融知识“接地气”。周边居民说:“她讲得明白,一听就懂,家里老人来办业务还能学防骗知识,特别实用。”

坚守“最后一公里”,
金融助理是“连心桥”
“累肯定是有的,回到家腿都酸了,但看到乡亲们舒展的眉头,这点累不算什么。”当被问起工作辛苦与否,戴世佳这样回答。在她看来,金融助理是海安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中坚力量,既要收集一手信息,掌握政府、企业、村民的金融需求;也要联动村里开发适配的金融产品,让金融活水畅流千家万户。

如今,戴世佳成了西场村的“自己人”——老人爱拉着她的手叫“乖乖肉”,小朋友盼着她忙完讲笑话,商户大姐常找她聊家常、咨询金融需求。正是无数个像戴世佳这样的基层金融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金融的温度融入乡村烟火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