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阳农商银行通过全面走访营销、专项竞赛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推进做小做散战略、创新融资服务疏通梗阻,在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展现出新作为。
精准走访,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丹阳农商银行深知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普”和“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就是主动走出去,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此,该行对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下发的个体工商户名单进行了全面数据清洗和梳理,并将走访名单扩充至3.5万户,确保覆盖面更广。截至9月末,已走访1.3万户个体工商户,体现了走访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除了线下走访,该行还联合村(社区),推动“政务、村务、商务、金融服务”四务融合的普惠金融服务点全面铺开,共建163个“简丹驿站”。这些驿站为村民办理水电费代缴、小额现金取现等业务提供便利,成为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支点。
专项竞赛,激活内生动力新机制
为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丹阳农商银行以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全力惠民企再展新作为”劳动竞赛为契机,结合自身短板弱项,于4—9月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专项竞赛活动。竞赛期间,全行新增授信签约5241户,新增大额分期7246.35万元,直贴余额净增11.24亿元。
同时,为有效应对存量贷款流失挑战,该行创新开展“个人贷款到期续贷提升活动”,通过建立支行转贷率的月度排名与奖惩机制,将管理责任与经营绩效紧密挂钩、层层压实。截至9月末,户数续贷率达到90.5%,余额续贷率达到101.05%,有效稳固了客户基本盘。
做小做散,小微金融探索新路径
丹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市场定位,把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与小微客户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在这一战略指导下,该行小微金融一部、二部作为服务小微的“尖兵”,在前三季度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截至9月末,贷款总额突破2.68亿元,管户数达1359户,户均19.75万元。在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优于支行零售贷款的综合收益,贷款平均利率达5.14%,较支行2025年发放的零售贷款高出104个BP,为全行小微业务的发展探索了宝贵经验。
这一成绩得益于该行的组织架构革新。该行彻底打破传统“综合客户经理”模式,设立45名零售客户经理与49名公司客户经理专注细分客群,更创新组建两支由20名精锐人员构成的小微金融准事业部团队。同时设立财富中心,构建起27人的专业理财团队,精准锚定不同金融需求。
自二季度启动网格化营销以来,该行10家试点支行的探索已初见成效。累计有效电话数9836个、微信添加数1205个、外拓触达1317户,最终转化为新增授信签约398户,新增用信225户,新增贷款余额2571.2万元。这一系列数据证明,网格化营销这条路不仅走得通,更是该行深耕本土、服务“三农”与小微客户的制胜法宝。
创新服务,疏通企业融资梗阻
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丹阳农商银行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创新金融产品,着力疏通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梗阻。该行与市经发局开展党建共建及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民营信用贷”产品,精准聚焦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难、手续繁的痛点问题。截至9月末,已累计发放“民营信用贷”146笔,金额3.57亿元,为一批优质民营企业送去了发展的“及时雨”。
此外,该行还大力推行减费让利政策,坚决不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账户管理费,降低小微企业结算费用,让减费让利政策惠及更多客户。
面向未来,丹阳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市场定位,通过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县域经济的“神经末梢”,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孙欣磊



